全球材料科学创新领导者之一康宁公司日前携创新成果亮相2025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2025),康宁首次系统性地展示了其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本土化创新生态,并透露,康宁今年计划追加5亿美元投资中国市场,深化光通信、汽车应用、显示科技相关重点布局,进一步夯实在中国市场的创新和制造根基。
自1851年创立,康宁的创新轨迹紧密伴随人类工业与信息革命进程。如今,面对蓬勃兴起的人工智能浪潮,康宁以材料创新全方位赋能AI革命,成为人机融合时代的“隐形桥梁”,开启无限可能。例如,人与AI的交互离不开各类显示设备,康宁精密玻璃产品持续赋能各类显示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清、高效的AI体验; AI对GPU等智能芯片和内存提出更高要求,康宁精密玻璃解决方案以优异性能推动半导体先进封装技术发展,提升制造效率,为AI算力爆发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AI驱动数据中心高速扩展。康宁高性能光纤和整合光连接产品以一体化高效解决方案满足数据中心内外信号传输需求。
此外,康宁更集合自身在光通信和先进光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光电共封装(CPO)技术助力突破AI时代“提速度、降能耗”的挑战,将材料科学的无限可能拓展至AI前沿,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智能化未来提供重要创新动力。
继去年康宁熔融博物馆亮相后,今年康宁将整条显示玻璃生产线“搬”至展台现场。观众通过VR头显设备,可沉浸式体验熔融下拉制程的全流程,直观感受康宁精密玻璃制造工艺与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记者获悉,2022年康宁显示集团将全球总部落户上海,通过构建“总部—工厂—分拨”三级响应体系,优化决策流程与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国面板企业高速发展需求。人才与供应链是康宁深化“本土化”战略的另一重要基石。康宁显示科技在华积极培养本土人才,目前,中国技术研发团队本土人才占比高达98%。同时,康宁显示科技中国原材料采购本地化率自入华以来大幅提升近三成,并实现99%的人力资源、国内差旅、咨询服务和物流等服务的“本土化”运营,巩固了中国本土显示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康宁显示科技进入中国二十年以来,不仅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国内,更致力于构建本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康宁以工业4.0为引擎,打造智慧制造范本。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其构建了数字化智能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精准管控,如自动化数据监测、流程优化等。2025年第一季度,10.5代后段产线实现“关灯工厂”运行,通过自动化设备替代高强度重复性工作,减少人为误差与安全隐患,并向全制程智能制造不懈努力。
记者获悉,康宁显示科技在中国市场已投资超60亿美元,持续深耕在华发展。作为康宁除美国外唯一全面布局光通信、显示科技、汽车应用、移动消费电子、生命科学五大业务板块的战略市场线上炒股配资,中国始终是康宁全球发展的核心。今年,康宁计划追加5亿美元投资中国市场,深化光通信、汽车应用、显示科技相关重点布局,进一步夯实在中国市场的创新和制造根基。
尚竞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